市长信箱

关于新经济形势背景下大学生缓就业懒就业不就业的问题

信件内容

在新经济形势下,吕梁市大学生“缓就业”“懒就业”“不就业”现象持续加剧,以吕梁学院为例,我市毕业生当前正面临多重就业难题:就业信息不对称、求职焦虑广泛蔓延、职业定位存在偏差、城乡择业差异显著以及岗位供需严重失衡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困境,“求职破浪”调研团经过深入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是建立大数据驱动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按专业类别和区域特征动态匹配专项扶持政策,给予新兴专业毕业生补贴,挖掘地方特色岗位,推动跨区域人才协作机制,构建人才共享平台,并建立政策动态评估系统,依据就业数据及时调整政策;二是加速培育新兴产业生态圈,推进“产学研创”协同创新,同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创造适配岗位,完善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强化智能匹配功能,健全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激励机制;三是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通过沉浸式职业体验、全程化生涯规划课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四是创新家校社协同机制,开展家长就业指导培训,优化家庭就业支持;五是构建全覆盖心理支持体系,将心理韧性培养纳入课程建设,缓解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这样既能有效减轻毕业生的压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又能促进吕梁市市场的健康发展,谢谢。


回复单位 吕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回复时间 2025-03-12
回复内容

网民朋友,您好!高校毕业生是当前需要重点支持的就业群体。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人社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确保青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我们从十个方面集中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聚焦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的求职关切,以实名登记台账为支撑,集中提供政策落实、招聘对接、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不断线就业服务,力争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1.积极提供就业渠道。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活动、百日千万等主题招聘活动,各县(市、区)每周至少举办1次专业性招聘活动,每月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招聘活动,同步提供政策宣传解读、岗位归集发布、人岗精准对接、职业指导和权益保护等多样化就业服务。2024年全市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59场,参加单位数2568家次,共提供岗位9.3556万个,共吸引5.0879万位求职者,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5228万人。2025年2月份,全市线上线下共举办2025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37场,共提供81114个就业岗位,达成就业意向9356人,专车运送118人,全力打造专业化、精准化的求职招聘平台。

2.抓好政策落实落地。大力推行“直补快办”等服务方式,坚持“随时申报、即时受理、及时审核、尽快发放”的办理原则,推动资金补贴等集中兑现提高政策落实率。为吕梁市2025年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的3794人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共455.28万元。共涉及五所高校,分别为吕梁学院、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吕梁市煤炭工业学校、吕梁高级技工学校。

3.公开发布就业服务清单。梳理汇总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就业创业服务清单,为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提供求职指引和便利。在毕业生离校前集中开展政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集中向符合政策享受条件的单位和人员发布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2024年累计组织9次职业指导、政策宣讲,3次公共服务进校园活动。

4.做好实名信息数据衔接。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服务台账,宣传推广未就业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允许未就业毕业生在户籍地、常住地、求职地进行失业登记或求职登记,并及时纳入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服务台账。全市完成2024届吕梁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8520人的登记入库。

5.全面落实实名就业服务。对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集中开展帮扶,根据就业服务需求提供针对性就业创业服务,普遍提供“1131”服务,即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全市共募集岗位2380个,完成就业录用2100人。2025年全市募集见习岗位目标任务为2100个。截止2月全市共募集岗位118个,完成就业录用113人。细化实名服务台账,动态归集就业去向、联系服务等情况及时在系统内更新,确保数据准确、更新及时。截止2025年2月,2024届吕梁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8520人,实现就业7355人、应征入伍24人、升学382人、出国4人,见习121人,就业率92.56%。

6.实施困难帮扶专项行动。对符合条件的脱贫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青年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帮扶。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及时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实施兜底安置。全市城镇公岗共3079人;全市农村公益性岗位总数量共27458人,总在岗数共27458人,其中吸纳脱贫户、监测户19605人。

7.大力开展“职引未来”招聘。3月1日—5月11日,开展职引未来—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多样化就业创业服务、优秀毕业生典型推广活动,全面服务2025届高校毕业生及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8.提升毕业生求职就业能力。提升求职就业技能,结合实际情况,推出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发实用性强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增强青年群体适应产业发展、岗位需求和基层就业的能力。

9.强化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持续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就业招聘中的各类违法行为,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合法就业权益。加大信息审核力度,严格规范招聘信息采集,及时清除各类虚假信息。

10.加强毕业生就业宣传引导。强化青年就业典型引导,广泛宣传服务战略新兴产业、投身生产一线、民企就业实现成长、扎根城乡基层的青年先进事迹,引导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多渠道实现就业创业、建功立业,营造“基层就业,同样出彩”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就业促进工作,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确保青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感谢您对我市人社局工作的关注、理解和支持,欢迎继续批评和监督,同时祝您身体健康,生活顺心,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