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解读

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2022-07-28 山西省统计局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高效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举措,多措并举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平稳趋缓、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下阶段,全省投资运行要密切关注速度下降或回落的行业和领域,做好“稳投资”工作,加快新建项目落地开工,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增加后劲,进一步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6.1%)低0.7个百分点。从上半年投资增速运行轨迹看,增幅虽比一季度回落8.9个百分点,但与1-5月持平,稳的趋势进一步显现。

(一)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加快,第一、三产业增速缓慢

上半年,在全省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4%,增幅虽比上年同期回落49.4个百分点,但确保粮食安全的农业投资同比增长64.0%,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4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7%,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0.8%,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3.9个百分点,是拉动第二产业投资加快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0.9%,降幅虽比上年同期扩大19.6个百分点,但推进创新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1.7%,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29.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全省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0:34.6:59.4转变为今年的5.9:38.2:55.9,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上升3.6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下降0.1个和3.5个百分点。

(二)工业投资增势强劲,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7%,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投资11.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工业投资5.7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38.3%,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个百分点。

1、工业投资结构优化,积极因素增速加快随着我省煤炭增产保供和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能源体系等政策的扎实推进,上半年,在全省工业投资中,采矿业、制造业、电热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分别增长22.9%、12.9%、20.5%;三大门类投资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8.0:56.3:25.7调整为18.9:54.5:26.6。其中,采矿业、电热气水业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8.6、44个百分点,投资占比比上年同期均提高0.9个百分点。在电热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中,新能源发电投资增长66.5%,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114.8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投资增长6.5个百分点。

2、传统优势产业投资较快增长,新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上半年,全省煤炭、冶金、电力等优势传统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0.1%,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工业完成投资增长24.4%;冶金工业完成投资增长31%;电力工业完成投资增长32.7%。上半年,在全省新兴产业投资中,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增长19.4%;医药制造业完成投资增长12.7%;建材工业投资增长12.1%。

(三)基础设施投资稳步恢复

上半年,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9%,增速虽比一季度回落10.4个百分点,但比1-4月、1-5月分别加快0.5、4.7个百分点,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0.6%,比一季度、1-4月、1-5月分别上升2.3、2.0、1.0个百分点,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14.8%。从重点行业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40.7%;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8%;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3.5%。

政府专项债支持力度加大,投资撬动引领效能逐步显现上半年,以政府专项债为主的国家预算资金增长83.3%,占全省基础设施项目本年到位资金的41.6%,比一季度提高8个百分点;全省基础设施投资中政府专项债项目完成投资占全省基础设施投资比重的14.2%,比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政府专项债券投入的持续加大,加快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工建设,有效的发挥了政府专项债券的投资撬动引领作用,将进一步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四)开发区工业投资引领示范作用明显

上半年,全省88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工业投资增长21.2%,增幅比同期全省工业投资4.5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投资的比重为55.1%,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1.3个百分点。

上半年在全省开区工业投资中,69个省级及以上工业类开发区中工业投资增长19.7%,增幅比同期全省工业投资3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投资的比重为53.2%,较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0.2个百分点。

(五)大项目稳投资作用有效发挥

上半年,全省亿元以上大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0.5个百分点,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0.6%,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对全省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5.5%,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个百分点。其中,1-5亿元项目完成投资增长3.9%;5-10亿元项目完成投资增长3.1%;10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8.8%,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

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个数和规模呈增长态势。上半年,全省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39个,同比增长21.1%,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32.3个百分点;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363.1亿元,增长6.8%,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16.2个百分点。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个数和规模的增长为全省投资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二、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三次产业中部分重点行业投资大幅回落

上半年,第一产业中,林业和畜牧业完成投资分别下降46.8%、8.9%,分别负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0.7、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炼焦工业完成投资下降13.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59.6个百分点,负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道路运输业、房地产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教育业等主要行业完成投资分别下降7.6%、7.5%、26.6%、23%,分别负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0.7、2.1、0.4、0.6个百分。

(二)部分重点领域投资增长乏力

上半年,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增长0.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2.4个百分点;涉农项目完成投资增长0.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6.9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7.7%,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信息类、融合类和创新类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下降28.1%。工业技改、涉农项目、新基建等领域是我省推进乡村振兴、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我省扩大有效投资、激活发展新动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着力点,这些领域投资增长乏力或不足,将影响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民间投资贡献作用减弱

上半年,全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低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7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4个百分点,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2.2%,比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26.5%,比上年同期下降19.2个百分点。从重点行业看,民间投资主要投向房地产、制造业、农林牧渔业三个行业,其中占比35.6%的房地产业民间投资下降12%,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22.9个百分点,负拉动全省民间投资5个百分点;占比31.9%的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0.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8.5个百分点;占比7.8%的农林牧渔业民间投资增长15.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7个百分点。

)市域投资发展不平衡

上半年,全省11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太原(-2%)负增长,负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0.4个百分点;长治(3.1%)、吕梁(3.3%)2市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合计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个百分点;朔州(10.8%)、运城(10.5%)、大同(10.4%)、晋城(10.4%)、临汾(9.4%)、忻州(9%)、阳泉(6.7%)、晋中(5.6%)8市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合计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个百分点。

三、工作建议

今年以来,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逐月回落态势上半年投资扭转增速回落态势与1-5月持平,但对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仍有很大不确定性。为此,全省上下定要坚决树牢“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支撑”鲜明导向,抓好固定资产投资稳定经济大盘这个重要支撑,全力稳住投资基本盘。充分发挥好我省“46条”稳经济措施中的“7条”关于抓项目稳投资的措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引领全方位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服务保障,为项目施工创造良好条件。各级各部门在统筹疫情防护中,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调研分析,摸清摸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加强部门联动协调形成合力,及时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人员流动、物流畅通、物资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强化对用地、用能、环境容量等要素的协调保障,着力破解企业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要素瓶颈制约问题,用优质的服务保障和切实的工作成效减小疫情对于企业投资的影响,帮助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振企业投资预期和信心。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早形成有效投资。各级各部门要抓住当前施工黄金期的有利条件,加快联动办理立项、环评、能评等相关前期手续,解决好项目落地的“堵点”问题,加快新建项目落地速度,及早开工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争取尽快入库入统,对已经开工的项目,加强对项目建设中用水、用电、用水等供应保障,支持企业加快工程进度,抢抓工期形成更多有效投资为全年投资工作目标任务高质量的完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三是加强招商引资,进一步充实年度建设项目。各市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立足长远、超前规划、在项目谋划推进上加压发力、积极作为,加强项目摸底对接,对投资项目库还不能支撑投资增长目标的地市要增加项目总量,加强招商引资,把好项目、大项目及时纳进来,把建设项目库建好管好用好,为投资增长提供有效支撑。